欢迎您走进玛合雅!弘扬商道文化,服务农牧产业
咨询热线
17397957966
18014823262
 

大豆各生长周期需水量和天气炒作逻辑

发表时间:2023-12-06 09:09

大豆整个生长周期内都存在天气炒作,但一般只有在关键生长期才会对产量有实质性的影响。为了帮助客户朋友厘清各个时间节点的交易逻辑,经过我们梳理和简化,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和相应灌溉操作如下:


一、大豆生长对水分需求的特点

大豆整个生长过程需要较多水分,但不同时期的耗水量差异很大。

播种到出苗的阶段,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5%。在这个时期,如果水分不足或中途缺失,种子在土壤中容易失去生根能力,即使勉强发芽出苗,也难以实现苗期全苗壮。


从出苗到分枝阶段,大豆的耗水约占总耗水量的13%。在这个时期,大豆正处于蹲苗扎根期,如果土壤水分过多,根系无法深入扎根,容易导致植株茎节细长,茎叶柔嫩,中后期容易发生倒伏。因此,除非特别干旱,一般不宜灌水,应适当控制水分,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,增强大豆后期抗倒伏能力。


在分枝至开花期,大豆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17%。此时,植株主茎变粗伸长,复叶不断出现,分枝相继产生,根系向纵深发展。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开始增长,及时灌水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。


在开花至鼓粒阶段,大豆需水最多,约占总耗水量的45%。这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,蒸腾作用达到高峰,干物质积累直线上升。因此,这一时期及时、充分地供水是保证大豆高产的极为重要的措施。本月和下月(12-1月)就是大豆生长最关键的开花鼓粒期,也是对水分需求最高的关键生长阶段,如果仍旧严重缺水,会对巴西产量造成实质性的影响。目前来看,受厄尔尼诺的影响,南美洲呈现南涝北旱的状态。具体来说,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和戈亚斯存在减产预期,其他地区影响有限,最终产量还需要进一步观察。预计一月中旬可以确定产量。


从鼓粒至完熟阶段,大豆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0%。在这个时期,如果出现干旱缺水,则会导致秕粒和秕荚增多,百粒重下降。


二、如何确定大豆是否需要浇水

根据生育时期浇水: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对水的需求不同。苗期需水较少,应适当保持干旱,不浇水或少浇水。而在开花、结荚、鼓粒期,需水较多,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大,应及时浇水。


根据大豆的生长状态灌水:大豆植株的生长状态是判断是否需要水的重要标志。如果大豆生长缓慢,叶片老绿,中午有萎蔫现象,即为大豆缺水表现,应及时灌水。根据测定,当大豆植株体内含水量在69%~75%时,为正常生育状态;当含水量降低到65%~67%时,呈萎蔫状态;当含水量降低到59%64%时,植株凋萎,开花数减少,落花明显增加。


根据土壤墒情灌水: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是确定灌水与否的可靠依据。在一般土壤条件下,大豆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含水量分别为幼苗期20%左右,分枝期23%左右,开花结荚期30%左右,鼓粒期25%30%。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,大豆有可能受害,应进行浇水。


根据天气情况灌水:根据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确定灌水时机。在晴天无雨时要迅速灌水,如果有雨即将来临则不宜灌水,而在天气晴朗的雨后要及时灌水。气温高、空气湿度低、蒸发量大,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及时浇水,即使土壤水分勉强够用,但由于空气干燥也应适时浇水。


根据土质和地势灌水:不同的土质和地势需要不同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。沙质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较差,大豆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,应采取轻灌勤浇的方式。黏重土壤蓄水能力较强,水分蒸发较快,因此需要适量的大水量。土壤结构良好、有机质含量高的地方,保水能力强,浇水次数和量不宜过多。


综上所述:大豆关键生长期就是开花鼓粒期,其他时间段的天气炒作影响有限可以忽略。另外,即使是在关键生长期,也要看受灾区域是否是大豆主产区,如果主产区没受影响,产量仍旧不会大幅减产。


联系 客服
微信号maheya01
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玛合雅公众号
玛合雅小程序
玛合雅快手
玛合雅抖音